96 佛学思考(2 / 2)

加入书签

佛像的建造,来自于游人的深层心理需要。大佛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机会要去看一看。一千多年以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山大佛,依然得到当代人们的感应和喜爱,这种需要与喜爱,还会接着延续下去。

在生活中,深层次的言语交流,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这与电话之中的交流,是不一样的。学者梅拉比恩的研究表明,一个信息传播的总体效果,言语内容只占7%,剩下的93%的信息,是由人的语音、语调、语速、表情、动作来表达。造型如此重要,意味着人们有着相对应的审美需要。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所以感动人心,是因为海伦缺少了视觉审美享受。毕竟视觉审美在人们审美活动中占有很大的空间。在村子里的妇女,其劳动时的美丽身影中,有着善良的光亮。

唐代吕言的《劝世》写着: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作。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殊速;谛听吾言,神钦鬼服。这三句话劝告世人,多做善事,相信世上善有善报。

因果报应的哲理,容易让人忘记,只能不断地劝说。在童年的小伙伴中间,有小朋友被欺负哭的时候,却相信一些因果,心态也就平衡不少。平时常常看不到报应,事实上很多报应是间接的、隐性的,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得到报应的概率比没有得到报应的概率大得多。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些因果。高攀龙的《家训》中也有这样的话:作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千古以来,成败昭然。

俗语有言,离魔一尺即是佛。佛的空间特别大,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佛。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在争论激烈的时候,有人如果说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话题也就渐渐开始转移。因为佛的空间大,让不善者也会意识到。几乎所有乐于助人的人,都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乐施好善的慈善之人,在收获自己的荣誉与光亮的同时,也给予别人方便,让后代也得到福佑。做到慈悲为怀的长者,心态自然安详,多福多寿。有人研究过一些长寿地区的老人的生活节奏,发现这些老人家,大多都有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生活环境也尽量返璞归真。

善良既然如此重要,是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原则。没错,世间存在着一些恶,但更多的是善良品质。很多事物,就依靠人们内心的一份善良来建立与延续。生病了需要去打针,来自于一份善良。天气太热了,大自然下一场凉快的雨,那是老天对人们的善良。善良的秘密,别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