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大蜀王又来了(三十八)(2 / 2)

加入书签

这下石敬瑭不干了,决定彻底跟李从珂撕破脸皮,来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兵力不如张敬达,要取胜很难,只能在邻居中找一个帮手。经过一番思考以后,他最终选中了契丹这个亲戚。于是,就命令桑维翰来到契丹认亲并求助。

耶律德光了解到石敬瑭的情况以后,发现石敬瑭的确被欺负得很惨,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但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契丹国力大增,也是时候出去露一手,以振契丹雄风了。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决定南下救救这个远亲。不过,救援计划还没开始实施,意外就出现了。

原来石敬瑭包围了后唐军队以后,李从珂就马上派赵德钧、范延光、符彦饶兵分三路,火速前去救援张敬达,又让赵延寿带人支援。

在这三路兵马中,赵德钧的实力最强,可是在这火烧眉毛的时候,他却讲起了条件。李从珂无奈,只好按照他的要求,让他统领三军。但赵德钧还不满足,又得寸进尺地提了各种要求,最后要求李从珂允许他把自己的军队和范延光的军队混编,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这摆明了就是要吞掉范延光的军队。

李从珂勃然大怒,马上派人通知范延光,让他小心赵德钧,并彻底无视了赵德钧提出的各种要求,甚至当着众大臣的面破口大骂赵氏父子目无君王、卑鄙无耻。

见李从珂“敬酒不吃吃罚酒”,赵德钧也怒了,一怒之下,他就决定叛离后唐,改投契丹,于是派人给耶律德光送来大批贵重礼物,请求耶律德光支援自己夺取后唐江山,并承诺只要自己当了皇帝,肯定与契丹结为兄弟盟国,永世修好。

一边是与自己沾亲带故的远亲,一边是兄弟盟国,耶律德光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不会忘了老爸耶律阿保机南下失败的惨痛经历,所以深深地明白,这种情况下,自己一定要慎重选择支持对象,否则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更重要的是,他得考虑清楚把注押在哪一边,获得的利益才最大,“前途”才最光明。

石敬瑭当然很清楚耶律德光的所思所想,于是,他马上火急火燎地又派桑维翰来求见耶律德光。这次,他不仅让桑维翰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还开出了三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条件:向契丹附表称臣,以对待父亲的礼仪对待契丹;成功以后,把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的十六州,也就是幽云十六州,全部送给契丹;以后每年进贡大批财物。

这三个条件深深地打动了耶律德光,龙颜大悦之下,他马上表示继续支持石敬瑭,并指着大帐前面的一块石头对桑维翰说,我已经答应石郎了,直到这块石头烂掉,才会改变我的决定。

得到确定答复的石敬瑭欣喜若狂,马上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晋政权。

与此同时,耶律德光派出五千精兵前去帮助石敬瑭攻入洛阳,并派韩延徽等人前往晋都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

石敬瑭对耶律德光感激涕零,称帝以后,马上派人送上了幽云十六州的图籍,同时承诺每年孝敬契丹三十万匹布帛,并对耶律德光百依百顺,每次写信都用表,以此来表示君臣有别,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己称“臣”,是“儿皇帝”,而且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孝敬大量珍奇异宝给耶律德光。

就这样,耶律德光不仅认了一个“老儿子”,还收到了“老儿子”送来的特大礼包——幽云十六州。

从此以后,契丹军队就在幽云地区驻扎下来,势力进入河北、山西两地,耶律德光又把皇都改名为上京,原来的南京改为东京,幽州改为南京,契丹帝国的统治中心正式南移。

(赵德钧因为和后唐决裂,所以失去了属地,最后只好攻占了潞州,作为暂时的容身之所。但是,他们父子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部下将士的不满,不少将领纷纷带着部下离去,结果潞州城都没能守住,被耶律德光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擒获,带回了契丹。

到了契丹皇都,赵氏父子见到述律平,想要用自己的财物田宅换回自由之身。述律平得知以后,就问赵德钧:“你要献给我的财宝都在这里了,可是田宅在哪里呢?”赵德钧说:“在幽州。”述律平笑了:“幽州现在是谁的地盘?”赵德钧冷汗直下:“是太后的。”述律平点点头,反问道:“既然幽州已经是我的地盘,那还用得着你献给我吗?”赵德钧顿时哑口无言,一年以后,在幽州郁郁而终。

契丹皇族除了契丹姓“耶律”,还有一个汉姓“刘”,与耶律家通婚的述律家也还有一个汉姓“萧”。这都要归功于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所以就认刘邦的祖宗唐尧为祖,给自己起了个汉名叫“刘亿”。之后,他又把北府宰相一族赐姓“萧”,也就是将他们比作刘邦的宰相萧何。北府宰相一族,也就是他的老婆述律平的娘家。

看到阿保机这么热衷于姓氏,其他很多部落也跟着行动起来,有的把自己的姓定为耶律,有的借用萧姓,于是,契丹就形成了耶律和萧这两大姓氏。所以,在契丹,姓耶律的不一定是皇族,为了将其与皇族区分开来,这些普通的耶律氏都被称为“庶耶律”。

述律平自从嫁给耶律阿保机以后,就多次跟随阿保机南征北战,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巾帼不让须眉,总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获得了大批俘虏。她发现自己的俘虏中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灵光一闪,决定把他们挑选出来组建一支私人军队,也就是属珊军,即盖比珊瑚之宝的意思。

石屋,又叫做石房子,是为了停放耶律阿保机的尸体而建造的停尸房。当年耶律阿保机死去以后,他的陵墓还没有修好,契丹人看到一时半会儿也修不好了,于是就修建了一座石屋来暂时存放耶律阿保机的尸体,以使耶律阿保机的尸体尽可能保存完好。

斡鲁朵,也就是宫卫、宫帐,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政治经济实体。它有自己的机构、军队,能够自主地从事生产和服务等,斡鲁朵的成员大多都是战争中俘虏来的俘虏和后妃的陪嫁人,主要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安全。在契丹,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斡鲁朵,皇帝死后,斡鲁朵由其子孙继承,其中一部分则被派去守陵。在整个契丹,除了皇帝以外,还有四个人也有自己的斡鲁朵,即述律平、萧绰(也叫萧燕燕,这个女人几乎名留青史)、耶律隆庆和韩德让。

公元922年,耶律阿保机为了削弱迭剌部的势力,把迭剌部分为五院、六院两部,也称为北院和南院,各有夷离堇。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把两院改为北、南二大王院,两院官署长官分别称为北院大王、南院大王,下面设有大王院知事、院太师、院太保、院司徒、院司空等官。

契丹建国后,皇帝游猎设行帐成为“捺钵”,也形成了四时“捺钵”制度。“捺钵”随着四季而迁徙,分为春、夏、秋、冬四捺钵。夏、冬在行帐处召开政事会议,并处理政务。每次会议结束,皇帝就会到春水秋山的行猎地点,大部分汉官则返回中原居守,处理汉人事务。这样,就能保证皇帝可以随时随地处理政务了。阿骨打就曾经在“捺钵”免于一死,前面我已经写过了,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事实上,契丹有皇都,也有五京之制。只不过,契丹皇帝一年四季都会巡行在四捺钵之间,政务也在捺钵中处理。所以,在契丹,捺钵之地就是全国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和最高统治者所在之地,而皇都和五京则是宰相以下官僚处理政务的地方,特别是汉民政务,这也是契丹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