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自治领(1 / 2)

加入书签

开战的第117日,在经过一周的磋商之后,印巴双方的第一阶段谈判结束。

当天,巴基斯坦当局就宣布,将在24小时之内开始从阿姆利则撤军,并且逐步将治安工作移交给私营安保公司。

同一天,联合国向“安固”公司支付了6亿美元。

按照合同,在未来的半年之内,“安固”公司将承担阿姆利则的治安工作,并且负责向难民分发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接受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监督。

至于之后是否延长合同,得由实际情况决定。

半年就够了?

显然,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统计,但是以当时的情况,阿姆利则的难民肯定远远超过了战前的居住人口。

哪怕按照最保守的估计都有1000万,也许都达1500万。

半年时间,能够安顿这么多的难民?

别说印度,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办不到。

显然,只要这些难民在,那么在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就不会结束,印度军事政府就不会接管。

当然,也没办法接管。

为啥?

在大量***涌入之后,阿姆利则已经成了***的地盘,而逃到这里的***肯定不相信印度军事政府。

此后,联合国划拨的救援款项一再增加,最终高达180亿美元。

显然,在阿姆利则的“维和”行动也一再延长。

问题是,联合国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为当地的战争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却没办法继续为雇用私人安保公司而提供更多的款项,也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筹集到每年高达十多亿元的维持费用。

要知道,如果真的有维和需要,就应该派遣维和部队。

那么,该怎么办?

其实,这就是双方第二阶段谈判的关键问题。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包括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都认为印巴双方应该看得更长远一点,不要纠结小问题,但是从维持印巴双方的关系来看,阿姆利则问题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

为啥?

现在的阿姆利则,已经不是战前的阿姆利则了。

数百万***,改变了阿姆利则的人口结构,也就成为了印巴矛盾的新焦点,甚至可以说是死穴。

因为阿姆利则本来就是印度的城市,所以跟克什米尔相比,矛盾更加突出。

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必将成为印巴下一场冲突的爆发点。

那该怎么办?

在最初的时候,印度军事政府寸步不让,一直坚持在跟巴基斯坦签署停战条约之后,就要出兵收复阿姆利则,并且接管整座城市,让阿姆利则回到印度的怀抱,由印度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可能吗?

巴基斯坦当局根本不可能答应。

为什么?

在阿姆利则有近千万***!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印度的一亿多***一直遭到压迫,因此在巴基斯坦军队包围了阿姆利则之后,各地的***纷纷涌向阿姆利则,其中很多试图通过阿姆利则去巴基斯坦,即逃离印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