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匈奴东胡聚一处(2 / 2)
“陈平,明天就要打仗了,你又来影响侯爷休息!”语气略有不满。
旁边的陈平有些慵懒的站起身来,“侍卫长,明日阵前,侯爷的生命安全就靠你了,若是侯爷有事,你也别活着回来了。”
“何来此言,若是侯爷有事,战事结束之后,我当自缢,追随侯爷而去!”英布很是认真的说道。
古时人,自杀属于很平常的事情,一般都有两种,一种就像英布这样,自己的好友或者主子去世了,自杀或者选择守墓。
另一种则是下狱,后几朝暂且不说,汉朝最为重视这一点,俗称气节,例如元帝时期,有名的大臣萧望之,被奸臣污蔑,所有之法便是气节之法。
当时石显、弘恭都是宣帝的托孤大臣,其中也包括萧望之,但是前两人名气可以说是不堪入目,治国亦是不如萧望之。
时间长了便与萧望之生出嫌隙,两人与几名宦官商议,听闻大臣重气节,因此不办萧望之的大罪,只是搜集一些平常小事件报与元帝。
元帝看后也觉得萧望之有点过错,不如让其在狱中悔改,又害怕萧望之自杀,不过在石显的巧言下,依旧将萧望之招致廷尉。
萧望之听闻此事,也知道是石显二人陷害,但是元帝命令已经下来,便询问自己的学生朱云,该当如何行事。
他的学生很果决,就是让萧望之自杀,以免在狱中辱了名声,可怕的是萧望之还听从了朱云的意见,在家中饮毒酒自杀。
说他的学生傻,亦或是其有病?非也,我们今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但是对于古人来说,这就是气节,这就是名声,身为今人应当佩服他们的这份魄力。
这也是今人永远不能和古人相提并论的一点,因此读到某人因某某事件不愿下狱自杀,并不是其傻,而是他们有着自己内心的追求。
闲言少叙,陆言听到英布要为自己舍生,心中大感欣慰,“兄长多虑了,我若战死,照顾好我老母就行了,其他事情自有办法。”
“我无牵挂,老母让陈平照顾就行,我愿随侯爷共赴黄泉!”英布言语中很是坚定,陆言无奈,以茶代酒当即敬英布一杯。
次日清晨,秦军的营帐全部收了起来,匈奴哨兵得知此事,立即禀告头曼单于,头曼单于听闻此事也知道秦军准备好一场硬仗。
虽然头曼单于心中不喜前贤王,但是就目前来看,帐中能够与之议事的唯有前贤王,至于东胡寒邪,旁听即可。
前贤王听闻秦军收营,也知道准备出兵,如今匈奴共有十二万士兵,安排起来倒也方便。
“首领,依在下看来,不若将部队分为三路,各自埋伏在前中后营,待到秦军前来的时候,我军伺机而动,若是不敌,便迅速合兵一处,冲散秦军。”前贤王很是认真的说道。
本来前贤王想在后山设计三万伏兵,让东胡寒邪带兵过去,奈何东胡寒邪刚来,前贤王与头曼单于并不是很信任他,因此只得和他并肩作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