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志向(1 / 2)
所有人都惊呆了!
好大的气魄!
说这话的是杨满月,不容他们怀疑,因为她已创造了无数奇迹,所以她的话是可靠的。
种地?
到底种什么?能让杨家再昌盛起来?
还有那些作坊真能那么赚钱?
那到底要多少人才够啊?
“满五岁的孩子必须读书!”
杨满月真是有些醉了,“人不识字犹如盲人行世;人不读书难明真理,人性明智始读书起,再穷再苦不能苦了圣贤书!”
静,整个屋内安静极了!
杨立信也不哭了,酒也醒了,呆呆地望着杨满月。
走到门边的杨守延与杨守池以及十四太叔都已惊呆了。
“世界很大,西夷东来,畅行大洋,我等居所非中央,今天是我杨家的子弟读书难,明日就可能是我整个华夏子弟读书难!”
她忽然一把夺过杨九妹手里的机械青蛙,高高地举起,道:“奇巧淫技是吧?若是放大几百倍,他们的船可以无风自起,他们有比红夷大炮厉害百倍的火器……”
她转动着发条,青蛙在桌上自动行走了起来,“若是开到我近海,诸位又当如何抵挡?我杨家的子孙要读书,圣贤书要读,西夷这本书也要读,我们必须读书,我们必须出进士,不然我华夏危矣!”
杨满月是真醉了,她想起中国近代百年的黑暗,她从一个千年家族的衰败里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落寞。她想起这该死的封建制度,这愚昧落后自大的思想,想起中国人受的那些苦难,不由悲从中来,指着那个挑动的青蛙道:“温水煮青蛙,死得不知不觉……”
这话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屑,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沉思。
法兰西来使这事对大明的触动有些大。
特别是他们在看了世界堪舆图后,深受打击。
一直以来,都以世界中心自居的中国人忽然发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突然发现他们不是中央之国,只是某块大陆上的一个角落,对国人的冲击可想而知。
而法兰西带来的科技力量,所展示的文明也让他们惊讶。
明清虽是封建势力的顶峰时期,可比起清朝的闭关锁国到底是要好太大了。
不止一位传教士在日记里写过,明朝的中国人好奇心很重,士大夫也很好学,对西方的学问也往往采取探究的姿态而不是一味无视鄙夷……
这次天子没因跪拜礼而难忘法兰西使节就看得出明朝其实要比清朝的夜郎自大,目光短浅强得多。
只是……
西夷离他们那么远,十一娘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这事被他们自动忽略,而满月说的关于读书的那番话却是让他们心生敬佩。
能有此胸襟,就值得所有人敬佩。
杨守延的眼睛湿润了,他好似看到了当年的七弟。
那时的七弟何等意气奋发,小小年纪成了秀才,心怀凌云壮志,与眼前的十一娘是何等相似?
他不觉满月是在胡扯,因为她做的事已足以证明她是一个有德君子。
是的,女子也可成为君子。
古往今来,但凡学识,品德不输男子者,皆可称呼一声“先生”!
他默默转身,低低道:“我们再去喝一会儿酒吧。”
走了几步,眼泪怔怔地掉下来。
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忽然高歌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声音悲怆而激烈,而更多的是希望。
满月醉了,可她的头脑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长期以来,她都是因为受到了压迫才去反击;而这次马融的事后让她尝到了名的滋味。
她对名利说不上淡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既向往又畏惧。
然而,这一刻起,那些恐惧淡忘了。
因为“名”在大明是一张免死金牌,她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只要她反得不是皇帝,反得不是明朝,那么只要有了名,她可以活得很长久,很滋润。
所以她必须做点什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是理学的理论,可她也觉得不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