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二章 瀛洲今昔(1 / 2)

加入书签

明朝末年的图们江两岸地区,除了遍布着许多山间平原可以开荒种地,垦作上好的农田之外,这一带山区的山岭之上,更是生长着无数千百年来无人砍伐的巨木。

这些巨木,自然都是造船的良材。

在前来图们镇守府上任的路上,尤景和就与一同前来东江镇任职的东江镇新任监军御史吕大器说好了一些事情。

一方面,他请吕大器这位新任的监军御史,帮他从东江镇水师之中物色一些年轻的将校和船匠,调到他的麾下。

另一方面,他也拜托了这位新任的监军御史,帮他联络皇帝设在皮岛的东瀛贸易公司,优先从他这里收购造船的巨木。

吕大器前往东江镇担任监军御史,正需要有出身东江镇并且深受皇帝信任的尤景和帮衬,所以对他的请托自然不会拒绝。

而且吕大器是皇帝身边的内阁中书舍人出身,他这个监军御史虽然品级不算高,但是说话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同时与崇祯皇帝任命的东瀛贸易公司的头头们,也都熟悉。

两人到了东江镇之后,吕大器趁着与毛维张交接监军事务的机会,征求毛维张的意见,而毛维张则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在瀛洲镇守府诸多部将中的两个,也即是瀛州镇守府的中军都司林传宝、千总陈秋生。

这两个人,都是毛维张在瀛洲岛上招降之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本来自己离任的时候,就想趁着这个机会跟吕大器嘱托几句。

一来,瀛洲镇守府能够今天实数不易,新任的监军御史来了以后,在对待瀛洲镇守府的问题上,可不能瞎折腾,致使自己三年心血和成果遭到破坏。

二来,如今的瀛洲镇守府各部正处在封锁对马岛藩的关键阶段,自己被朝廷调离,也有许多事情要拜托给新任监军御史吕大器。

还好,吕大器从内阁中书舍人的位置上任职这么长时间,对崇祯皇帝在东江镇的问题上,以及在瀛洲镇守府的问题上的态度与策略非常了解。

吕大器与毛维张在皮岛见了面之后,很快就在各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

至于吕大器请托毛维张,帮忙推荐几个熟悉造船和水师的年轻将校的事情,对于正准备离任而去的毛维张来说,就好比是自己瞌睡的时候有人递枕头,当时就将这林传宝、陈秋生两人推荐给了新任监军吕大器。

只是这两人远在瀛洲镇守府,此时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接到新任东江镇监军御史吕大器写给新任瀛洲镇守府镇守使陈继盛的书信与调令。

说起来,毛维张对于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将自己调离东江镇,特别是调离瀛洲镇守府,心里多少也是莫名其妙的。

对于东江镇监军御史这个角色,毛维张知道自己远在瀛洲岛上,确实是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但是,瀛洲镇守府能有今天的成就,环岛驻兵城堡十余座,人丁户口十多万,水陆兵马万五千而粮草自给自足,这一切,虽不能说都是他这个瀛洲镇守使的功劳,但也与他密不可分。

而且现在整个瀛洲镇守府上下,都在卯足了劲儿地封锁倭国的对马藩,眼看着就要收到成效,这个时候将他调走,实在是让他既舍不得,又不理解。

不过不管怎么说,毛维张在接到了锦衣卫东江镇千户所带来的朝廷旨意之后,没敢耽搁,立刻派人召回了陈继盛、孔有德等将领,当众宣读了朝廷的旨意,与陈继盛交接了瀛洲镇守使的职务。

随后乘坐着皮岛的来船,赶往皮岛,与吕大器交接东江镇监军御史的职务。

毛维张这次被调走,他自己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在东江镇许多将校官佐的眼中,这可是高升了。

这两年,瀛洲镇守府固然被毛维张经营得不错,但是瀛洲镇守府终究是僻居海外,不过是一座远离大明京师与内地,接收罪人与流民的小岛而已。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一个地方好不好,值不值得前往,不是根据这个地方本身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它距离大明朝的远近来决定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一个人在大明朝的仕途宦海之中,是浮是沉,是升是降,是仕途顺利还是宦海波折,并不是单纯取决于你的品级高低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就是看你是进京入朝呢,还是到地方外任去了。

进京入朝不一定是升官,但是一个地方的知府,进了京哪怕是在某部某司当个主事,人人都会认为这是升官了,即使他自己也会这么认为。

而一个京师朝堂某部某司的主事,要是给安排到了琼州府的某个州去当知州,品级是升了,但却一定会被朝野之上的所有人认为是一种失宠与贬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