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结亲(2 / 2)
“朕没听错吧。你说要让斌儿去娶孙权的女儿?”李晟分明听清了,但似乎不敢相信真的有人说出这么一点来,便还想再确认一番。
“确实如此。”廖立顶着那一副丑脸却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那样呢?”李晟不解的问道。他认为廖立在这一点上必须给自己一些解释。
“陛下试想如果孙权既把一位女儿嫁给曹魏,又把一位女儿嫁给了我们。那么孙权在世人的眼中又将是如何了?”廖立微微的一笑,却是反问了李晟这么一句。
“如何?若是这样的话天下人只怕会把孙权视为软弱无能的墙头草,坐山观虎斗的渔翁了吧。”李晟听廖立如此说法先是微微的一愣,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随即又会意过来:“你是说用求亲这个计策来打乱孙权坐山观虎斗的算盘?”
“正是如此!”廖立重重的点了点头。
“呃……这件事情朕还得端详端详。若斌儿自己愿意,朕自然会答应。毕竟计谋本身还是没有什么差错的。但如果斌儿不愿意,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朕是皇帝的同时也是斌儿的父亲,朕不愿意斌儿活得不痛快。”李晟点点头,淡淡的说道。这是李晟眼下的决定也是他最后的决定。
“诺……”既然李晟如此说了,李晟手下的这些内阁官员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君的个性:虽然自己的主君在很多时候都是善于纳谏的,但在牵扯到另外一些的事情的特殊时候,他却是十分固执分毫也不听人说。就像眼下一般。
“好了。我们再议论一下眼前的问题吧。前面刘巴和廖立所说的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作用起得也是有限。朕思索,你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李晟听他们那样允诺了便欢喜着再次提出了当初的那个问题:如何应对那该死的魏、吴联盟。
“主公是不是把原来虚的东西给化为真实?曹魏已经再造一万石的战舰了,而且和我们一样也是全火炮战舰;而孙吴也在造两万石的战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事情。虽然他们造不造成尚在两可之间,但万一他们造成了,只怕我们的海军将再无优势可言。曹魏、孙吴的火炮虽然沉重,可毕竟也是炮啊。其威力要来轰击我们的战舰自也是足够的。”徐庶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也是一个事实。在这些对海上作战并不怎么熟悉的人眼中,海上作战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什么花俏的事情,谁的船大,谁的炮多,似乎谁就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这也是一种朴素的真理了。虽然未必全队,却也是十对七八,差不了多少。是以,李晟手下的这些人因此而对曹魏和孙吴两边的造船事宜多有警惕。他们很担心曹魏和孙吴方面真的把那战舰给建成了。
“唔……这么说也是很有道理的。曹魏方面的造船技术远不如我们,但孙权那边的造船技术却是不可小看。虽然不是一定说船越大越好,但若他们真的建造了万石以上的战舰,对我们现在的战舰来说还真是一个威胁。”李晟是说了一下倒是认可了徐庶的说法:“元直,你的意思是就这样开工建造我们原来在纸上的八千石战舰吗?”
“正是如此。”徐庶重重的点了点头,“建造完八千石的战舰之后,我们也应该建造更大规格的战舰才是。八千石战舰也只是一个开始啊。”
“只是一个开始?元直,你这可是说错了。”一旁的诸葛亮听徐庶如此说倒是迅速的出班奏道:“就我们现在的技术而言八千石战舰已是我们的极限了。尽管万石以上的战舰我们也能造得出来,可是那么大的船体,我们用什么给他们做驱动?船是大了,但船却很沉,速度必然快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担忧他们的万石战舰?再说这海军作战不是一艘两艘战舰就可以形成一个战力的。即使是万石的战舰也需要十几二十艘的规模才可以形成。若是我们用八千石的战舰形成了一个战力,再去寻求万石以上的战舰形成战力,只怕不但历时延长,就连钱粮也需要消耗许多。”
“那么孔明你看又要如何呢?”李晟直接询问诸葛亮。他是知道一点的,诸葛亮在最近的时间里似乎一直在找人研究水军方面的事情。
“主公我看是不是要直接研制万石以上的战舰?”诸葛亮想了想试着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万石以上的?也许要也许不要。”李晟想了半天给出的却是这么一个十分含糊的答案。
“怎么说?”听李晟说得如此,大殿里的众人对此又是十分的不解了。
“我不想在硬性规定我们战船具体要达到多少石的水准。朕只想确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战船必须在速度、防御能力、攻击能力上达到怎样的水平。曹魏和孙吴都在研究更强大的战舰,那么我们自然也不能落后。朕认为我们新战舰应该是这样的:航速在顺风的条件下能够达到每时辰七十里,逆风的情况下能保证通过水轮拥有每时辰二十里;能够抵御我方五千石在一里处战舰两轮齐射攻击的坚固,同时可以搭在一百门的八百斤火炮和二十门两千斤的能力。”李晟思索了一下说出了自己标准,“如果我们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配合上我们大炮,我们将完全在对曹魏和孙吴那儿取得极大的优势。”
“陛下打算给新战舰装备两千斤的大炮?”诸葛亮听李晟说了那么许多顿时明白李晟心中的方案是什么样的:“陛下是想研制一种拥有极佳防御力和极高航速,并拥有极远射程的战舰吧。以这样的战舰来进行作战。我们完全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动攻击的。如此一来,就像是以前我们拥有床弩而对方只拥有弓箭一般,因为我们是在敌方的射程之外对他们发动攻击,是以我们几乎不会受到什么伤害。”
“正是如此。”李晟重重的点了点头:“只要我们的火炮射程比他们的强,我们火炮的威力比他们大,我们战舰的速度比他们快。那我们在战斗中就绝对不会输给他们,只要我们确实是认真的按照当初所计议的那个战列线去布阵的话。”
“陛下英明!”对于这些海战战船的布置问题,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李晟手下虽然也有许多明白的人,但他们大都是年轻的学子,却是还没有升到尚书这一个级别的,因此在这大殿之上对海军之事熟悉的只有李晟一人。既然李晟自己都说得如此肯定了,那么因为李晟地位,李晟本人的能力,那些对此并不太懂的大臣们自然也只好如此低吟着应了这么一声。
“行了,行了!”李晟似乎很见不得这样的场面,却是连连摆了摆手说道:“这样的话朕听不太惯的,以后还是少说为妙。大殿里的诸位都是朕的亲信臣子,所以也不必闹什么虚礼了。还是继续商议一下针对两国结盟的应对之道吧。嗯,海军的实力需要增强了,那陆军的最后换装也要加快步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孙吴和曹魏那边自然都有能人明白他们之间是绝不可以有不信任存在的,因此他们很有可能尽撤两国边界的防御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这边。可以预想的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会比我们当初所想的强大许多。为此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才行。
“陛下认为敌人很快就会对我们发动攻击么?”诸葛亮和徐庶都听出了李晟话中的紧张担忧之意,连忙开口问道。
“难道不是这样吗?”李晟对此多少有些奇怪。
“陛下,曹魏和孙吴才刚刚结盟,尽管有在我们的威逼下不得不如此的团结的紧迫感,但双方之间的势力整合,双方之间水军的整备换装,却还需要一些时日。眼下正是曹丕去世,曹魏国丧之时,曹魏那边是断断不可能因此而对我们进行什么战争举动的。因为那样是对曹丕的不孝,国丧之中不可动刀兵啊。曹魏既然不敢动,那么孙吴自也是不敢动,或许两者之间都会用一些阴谋来对付我们,但大规模的举动却还是不会做的。以曹魏国丧三年而论,我们至少还有三年准备的时间。”诸葛亮微笑着这样向李晟解释道。
“确实如此。”众人皆认真而,肯定的点了点头。
“你们难道就不怕,有万一……孙权那家伙,手下有一个叫做吕蒙的人物,他最擅长的可就是偷袭呢。”李晟觉得有些不妥,顿时开口提醒众人:“可不要忘了兵法的虚实之道啊。当我们认为一切都可能不会是那样的时候敌人却是最有可能对我们发动最致命的一击。这点却是不能不防啊。”
“陛下?吕蒙偷袭的了一时偷袭得了一世吗?若曹丕在时,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自然要警惕吕蒙的偷袭,但眼下魏国可是在国丧啊。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出兵的,单单以东吴一国之力,就算他们用了偷袭取得了一时的好处。可这偷袭引起的举国之战,孙吴在独自担待的情况下又能支撑多久呢?孙吴的地方是很大,但孙吴的战略纵深并不宽阔。只要在长江沿线突击一番,再拿下建业,东吴也就什么也所不得了。孙权并不是傻子,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是看得很明白的,因此他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出兵挑起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决战。”徐庶开口给李晟做了这么一通详细的解释。
“这是真的?”李晟隐约中还有些不信。
“确实是如此!”众人皆尽,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似乎可以打十二分的保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