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四分五裂(二十四)明争暗斗(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百零四章四分五裂(二十四)明争暗斗

赵志敬本也打算随军一同前往,因为他一想到之前不管是自己的全真同门,还是江湖上的同道,都对自己与蒙古人言和的提议不屑一顾,言谈举止间甚至多有轻蔑不恭之意,心中便十分气恼。他这个人,胸襟向来十分狭小,此时既受此辱,又如何肯轻易地善罢甘休?更何况,他现在叛教离山,与全真同门已是彻底撕破了脸皮,于是便想借着蒙古大军攻山之势,以胜利者的姿态重入重阳宫。

蒙古兵军械精良,训练有素,远非全真教纠集一帮乌合之众便能力敌的,双方一旦交手,胜负根本没什么悬念。对于这一点,赵志敬十分地有信心。而到了那个时候,李志常、王志坦以及余敬敏这些人必然已成蒙古人的阶下之囚,再无任何反抗之力。届时,待局面大定后,自己便能越众而出,好好地将这些人折辱一番,让他们也尝一尝自己先前受过的诸般委屈。一想到这里,赵志敬便觉胸中一阵畅快。

不过他想归想,这些事的决定权,却还是在阿术手中,而阿术对赵志敬,始终还是难以放下心来。

他虽然对于同为汉人的萧遥十分信服,可对于赵志敬这个人,却是一点好感也没有。草原上的蒙古人,生性十分豁达,遇事往往都是直来直往,就算是在争权夺势间玩一些阴谋诡计,其目的也是仅限于此,事后得手,不仅绝不会刻意想要去将对手羞辱一番,反而多半会好生安葬,厚待遗眷。但在酒宴之上,阿术却从赵志敬的话里话外,听出了一些他对前些日子还曾并肩作战的全真同门的怨恨。这一点若换做旁人来看,即便之前对于赵志敬突然投诚仍旧心存疑虑,但察觉至此,却也能安下心来了,可阿术并不这样想。

在他看来,赵志敬虽是死心塌地地投靠己方,但其动机却仍值得商榷,因为一来,全真教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邪魔外道,叛教无关气节大义,二来,他本就身为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在教内的地位已不算低,此又无关会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对待。仅凭这两点便可足以断定,赵志敬选择叛教之举,纯粹是因为他个人心中的小算盘了。而既然如此,那么这个人,便值得阿术谨慎地去对待了。

此时,萧遥已离开军中,而阿术既为先锋,巴通等人对他又颇为拥护,一概军务要事皆由他代决,上下关系十分紧密,这就等于阿术手握兵权,军中这五万兵马,此时已是尽归他统辖。而担此重任,他便不得不多考虑一些事情,比如先前赵志敬既无足够的动机,却仍选择在全真教最困难的时候,不顾昔日同门之谊,在背后狠狠地捅上一刀,现在留此人在身边,究竟该如何安置才合适。

然而思及此处,阿术却颇有些为难。毕竟,赵志敬是萧遥直接安排过来的一个棋子,自己若是一个处理不当,就算最终结果仍是十分圆满,但其中的过程,日后却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让萧遥这位真正的主帅和掌局者心生不满。想到这里,阿术略一思忖,心中便暗道:“与其带着赵志敬,让他与我随军一同前往终南山,而我还要费心提防,倒不如直接让他待在大营之中,让巴通好生看管,碰到用得着的地方,我再来问他。如此一来,既不会失了礼数,又是人尽其才,萧将军如若问起,也不会节外生枝,这倒是一个稳妥的万全之策。”

一念至此,阿术再无后顾之忧。此时,他所点的兵马早已在帐外备齐,鲜衣怒马,嚣尘蔽目。他快步来到队伍之前,翻身上马,一扭头,便对站在一旁,正命手下弟子牵马过来,准备随同前往的赵志敬道:“刚才赵道长已将全真教的布防等情况都明明白白地说了一遍,在下牢记于心,绝不敢忘。中原自古有道是兵贵神速,料那全真教应变再奇,这么短的时间内,也难以有所作为。既然如此,那么借此机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才是上上之策。只是沙场无情,刀剑无眼,赵道长身份特殊,这一趟就不必亲自前往了,就在营中好生歇息,静候佳音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