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五 文官们的骚动(1 / 2)
说实在的,萧如薰不喜欢那些擅长投降的人,虽然在敌对的时候,萧如薰希望敌对阵营个个都是投降高手,但是等阵营转换之后,他又希望自己的麾下全是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
这还真是矛盾。
但是没办法,自己一路走来还真没打几次像样的大仗,面对的都是“识时务”的“俊杰”,要么主动投降,要么欲降先硬抬高自己的身价,临了还要搞一次性质极其恶劣的饥饿营销,然后才万分傲娇的装作不情不愿的加入己方阵营,转身就开始给自己的原先阵营捅刀子,又准又狠。
谁让他们投降了还献出地方仓库和权力呢?
萧如薰只能接纳他们,只能继续任用他们,甚至给他们当中一些地位本来就高的人更多的许诺,换取一些必要的支持,毕竟天下不是他一个人和三十万军队就能治理的。
当然,这些人多是文官,也掀不起大风大浪,只是他们的嘴炮多少有点威慑力,毕竟笔杆子握在他们手里,天下总共就那么些识字的人,至于投诚的武将,尤其是那些杀了文官投靠的武将,萧如薰也不怎么敢相信,思想教官主要就往那个地方跑。
当然,监视是少不了的,现在不仔细的监视他们,萧如薰可真的是食不甘味了。
不过这些家伙显然不只是如此这般的麻烦,还有更麻烦的地方,比如临近推翻沈一贯政府了,这群人三三两两的经常性的到自己这边走动,美其名曰加深理解,实则伸手要官。
他们似乎很确定在未来,自己会成为大明朝堂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所以对自己多有希望,说起他们在地方上治理地方的政绩,说起自己的能耐,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总而言之中心思想就一个,想要更好的官来做。
这也是他们背弃沈一贯投靠萧如薰的原因,现在的朝廷里可以说都是叛臣,都要处罚,到时候朝廷里肯定会多出很多职位空缺,权力真空会前所未有的大,如此这般千载难逢的重新洗牌的机会,他们要是不把握住,那可就真的枉为官了。
大家都清楚,地方官不如中央官好,大明最牛逼的官员就是扎根中央熬资历最后熬进内阁的一群人,而在大明真正能呼风唤雨的也就是六部尚书和内阁阁老,这是很现实的情况。
跟随萧如薰的不是地方官就是南京的官员,都属于原先二甲三甲甚至是举人出身的官员,没一个翰林官,这些人对翰林出身的人有多么羡慕嫉妒恨,从他们的言辞之中萧如薰就能充分的理解。
看来这天下读书人里面,生员对秀才是羡慕嫉妒恨的,秀才对举人是羡慕嫉妒恨的,举人对进士又是羡慕嫉妒恨的,进士团体内,三甲恨二甲,二甲恨一甲,非翰林恨翰林,总而言之一级恨一级,总有矛盾点。
所以这样一群人搞出个党争什么的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也正是因为这个,才能给萧如薰足够的机会钻空子,许诺南京中央的往北京中央跑,许诺县令往知府升,知府往巡抚走,巡抚呢则力图送入中央六部,反正每个人都给一点盼头,让他们老老实实给自己出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