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 稳渡临津江(2 / 2)

加入书签

萧如薰有点担忧,这是不是倭寇的什么计策,想要在大军渡江半路上攻击明军,但是一想也不对,自己的火炮的射程足以在江对岸也能支援到江这边的步卒,就算倭寇来了也是死路一条。

等过江的部队整顿完毕了,那些比较轻便的小炮也带过去了,完成布防以后,倭寇就算趁着重炮渡江的时候来攻打,也没有任何效果啊?

萧如薰没想明白,但还是安排人手开始建造简易的渡河可以使用的承重桥,以方便重炮渡江,其余部队就地列阵,等主力集合之后再行出击,遣李如松麾下查大受领一支三百人的骑兵队先行出发探查汉城方向的倭寇到底是个什么动向,另外着重探查碧蹄馆周边的倭寇情况和附近的地势,遇敌不可力敌,应当尽速撤退。

明军有条不紊的渡江,而倭寇却一直不来进攻死守江防限制明军,萧如薰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从岛津义弘这边来看,其实很好理解。

他的阵地这里被明军的火炮打的百花齐放的时候,岛津义弘就知道这条防线已经失去了限制明军的意义,甭管有再多的障碍物,但是没有人守着,钢铁堡垒也没有任何意义,何况是一片冻土。

这片冻土实际上也失去了限制骑兵的能力,明军的骑兵很快就能纵横驰骋,到时候火炮和骑兵两大杀器一拥而上,失去城池的日军只能彻底成为明军的经验值。

他看得很清楚,加上害怕,所以果断的逃跑了,这个决策是对的,他呆在那里,只能成为炮火下面的炮灰,被凄惨的终结掉,和立花宗茂一样,但是他逃了,逃得干脆彻底,让萧如薰想抓都抓不到。

于是萧如薰在临津江东岸的坡州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如今临津江已经跨过,我军只需要再前进一步就是汉城,拿下汉城,倭寇就等于是大势已去,我军就可兵不血刃进军至朝鲜最南端,而倭寇也知道眼下的情况,据我判断,他们可能会调集六万以上的兵力集中在汉城与我对敌,有死守汉城之意,而据本督所知,汉城以北四十里处有一要地,名为碧蹄馆,若攻汉城,必取碧蹄馆!”

萧如薰指着地图上的碧蹄馆的位置给诸将开始布置任务。

碧蹄馆位于汉城以北四十里处,靠近恭顺永陵,位于惠阴岭与平原地区的结合部。

这里的地理环境以碧蹄馆和附近的高阳城为分界线,碧蹄、高阳以北是惠阴岭山区,峰峦起伏,只有中间一条小路,以南地势则趋于平坦,道路两侧有一些海拔不算太高的山丘,把大道夹在中间,是汉城以北的最后一片山区的出口,从古至今,这里都是开城至汉城的必经之路,又因为是山地过渡到平原的地形,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

碧蹄馆南六里处有一地名为砺石岘,是汉城以西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山口,穿过这里,南边便是一马平川,因此立花必须要先控制此处,才能把明军关在碧蹄馆附近山地,无法进入汉城范围折腾。

明军一旦突破碧蹄馆地区,穿过砺石岘,则汉城周围的一马平川之地可供骑兵纵横驰骋,再无阻碍,缺少骑兵的倭寇将不得不以铁炮阵迎击,但是明军的火炮占据压倒性优势,倭寇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火力上压过明军。

密密麻麻的铁炮阵曾经覆灭了著名的武田骑兵,但是那是何等侥幸只有内行人明白,要是在这里想复制织田信长打败武田骑兵的的辉煌,纯属痴人说梦,他们只能成为明军的活靶子,一轮齐射就全完蛋了。

如果到了那个地步,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日军将不得不全部退入汉城死守,放弃野战,再无他路,而汉城一旦被明军包围住,则整个侵朝日军的中央高层指挥部将会被明军一网打尽,这场仗也就不用打了,太阁除了直接认输就没有别的路可走,要是再打下去日本非亡国不可。

ps:喜欢的读者请点个收藏投个推荐票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