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你是不是糊涂(4000字)(1 / 2)

加入书签

窦氏怎么也没想到,她都如此暗示窦渊了,可窦渊却压根没听懂。

窦渊觉得和景瑟对弈,必输无疑。

既然是会输,所以窦渊都懒得反抗了,压根不和景瑟对弈。

之前窦氏曾让二堂嫂和窦渊暗示过和景瑟的亲事,难道二堂嫂给忘了?

“下棋本就是拿来消遣时间的玩意,你又何必在乎输赢?”窦氏不再听窦渊的反驳,而是起身对身边的丫鬟说,“我们去小厨房看看!”

窦氏狠心抬起脚就离开,只留下两个贴心的嬷嬷在屋内伺候。

窦渊见窦氏离开的匆忙,一脸迷茫。

景瑟抬起头就瞧见窦渊疑惑的样子,所有的想法都写在了脸上。

窦渊依旧和前世一样,是个不懂风情沉迷研究医术的人。和这种人接触起来,是一点也不费力的。

他们的城府不深,基本有什么说什么,也无需拐弯抹角。

“三少爷若是有别的事,不如先去忙吧!”景瑟说,“二伯父的书房里有不少的医术,你可以去瞧瞧!”

窦渊愿意在景家小住,的确是想看看窦氏的藏书。

他见景瑟说的直接,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我晚些去看也没事!”

他总不能留下一个姑娘在屋内傻坐着吧,之前他便因为去研究草药,留下年幼的妹妹一个人在院子内放风筝,最后被母亲狠狠的训斥了不少日子。

母亲说妹妹太小,旁边没人照顾着,若是摔坏了怎么办?

眼前的少女生的娇小、白嫩,和她的年纪十分不符合,稚嫩却又灵气十足。这样的少女,就像是一颗极其易碎的琉璃球,得被人用手心捧着。

“我和你对弈一局吧!”窦渊想着,开始捡起棋盘上的棋子。

景瑟见窦渊这样说,也不再继续说其他的。

窦渊的医术有多好,他的棋艺便有多差,所以即使景瑟有心让着,窦渊依旧能用奇奇怪怪的方式自投罗网。窦渊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棋艺太差,所以最后更是苦笑了出来,“我方才同姑母说,我的不是四小姐的对手,姑母还不相信我!”

“这,输的也太惨了!”

虽是大夫,可窦渊也是个男儿,他的心里多少也有些取胜的想法。

可是景瑟的棋艺太好,所以他即使想赢,也很清楚自己赢不了。

两个人的实力悬殊太大,窦渊便也没了兴致。

在景瑟地第二次提起要让他去书房的时候,他想都没多想便离开了。

在走出屋子的时候,特意嘱咐了两个嬷嬷要伺候好景瑟,若有什么事情就来书房里找他。

这两个嬷嬷没想到窦渊跑的这么快,一时也愣住了。

若说景瑟容貌和从前那样,让窦渊看不上眼,那么也说的过去。可眼前捏着白子的少女,模样出色且清秀,尤其是眼下的那颗泪痣,让她多了几分媚气……可窦渊怎么还看不上眼?

嬷嬷们糊涂了!

可是景瑟却丝毫不在乎窦渊的离开,她觉得不喜欢一个人就不要耽误别人的时间,窦渊不明白窦氏的安排最好。

等窦氏回来的时候,瞧见景瑟一手执白子一手执黑子,自己和自己对弈。

她气的瞪圆了眼。

景瑟倒是忽略了窦氏的有些生气的面容,而是笑着用了药膳,又陪窦氏说了会话才道,“桂花楼的事情,蒋掌柜也是被冤枉的。”

“我知道!”窦氏见景瑟提起,回答,“过几日我会让人送些东西过去!”

景姚氏如此还病着,而小姚氏是景家的主母,想要对桂花楼表示歉意,也不该她们出面。

窦氏让身边的人处理就好,顺便让桂花楼不要多言。

“若是这个时候我们不用桂花楼的东西,难免引人疑惑!”景瑟说,“我瞧着不如我过几日亲自去桂花一趟,一呢算是赔罪,二呢我亲自过去,蒋掌柜也会明白景家的意思。终究是宅子里的事情,家丑不能外扬啊!”

景钟想要下毒毒杀自己姐姐的事情,若是传出去那么不止是景钟被耽误了一生,连景家其他的小姐都要被连累。

或许连景家的女眷,都要背上不好的名声。

窦氏皱眉,“我去也行的!”

“这事本就是五房的事,我能解决的!”景瑟眨眼,“况且,听说桂花楼的点心不错,我也想去尝尝!”

窦氏对处理这些事情本就不擅长,在景瑟这样说后,她琢磨了一会才道,“让渊哥儿陪着你去吧!”

“不用!”景瑟摇头,“三少爷一心钻研医术,让他忙吧。况且,有些事情他也不方便知道!”

窦氏沉默了片刻,才点头,“那你多带点人在身边,我会让人给你准备好马车的!”

景瑟笑着应了,才起身和窦氏告辞。

等景瑟走了之后,窦氏才叹了一口气。

“嬷嬷!”窦氏看着身边的老嬷嬷,“你说四丫头方才是什么意思?”

春嬷嬷苦笑,“四小姐认为三少爷是外人,这不是很明白了吗?”

窦氏又唤了方才在屋子里伺候的两个老嬷嬷,询问了方才发生的事情后,更是对窦渊不满了。

“这孩子到底怎么想的!”窦氏起身便朝着书房走去,“他不满意这门亲事?”

不过不管窦渊满意不满意,这门亲事也不是窦渊自己能决定的。

春嬷嬷安慰窦氏,“二太太您别生气,我瞧着三少爷还小,从前又整日在外走动,所以不懂这些。你慢慢和他说,他会明白的!”

窦氏停下脚步,看着不远处的窦渊正坐在书桌前,目不转睛的看着医书,神情又认真又执着。

难怪父亲说窦渊是窦家小辈里最出色的孩子。

若是景瑟和窦渊在一起,来日虽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却也能安安稳稳一辈子。

这样的生活,便是安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