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纠纷,重在防患未然(2 / 2)
这回,杨文斌不好意思了。
自己办了件蠢事,这有点儿像指桑骂槐?不是。那当着和尚骂秃驴?也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也不太恰当。对了,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的意思,用在这,差不太多。
杨文斌抚着副指导员的肩膀,道歉说:“哎呀,副指导员,我是真不知道是你啊!不好意思啊!”
“没关系”,陆华副政治指导员笑了笑,说“事情都已经过去一年啦,现在提起来,自己都能正确对待了。”
杨文斌抑制住好奇心,找了个理由,转身就要离开。
副政治指导员却拉住他手说:“怎么不想问啦?来,我闲着也没事儿,咱俩唠唠。”
陆华副指导员,拉杨文斌坐下。然后,将那件事的原委,说了出来。
他说:“那是去年的八一建军节的晚上。我和田中生,也就是你之前的排长”。
陆华,转向杨文斌说:“我们两个人吃完了饭,闲着没啥事儿,正好儿碰见了高炮连的上士,我们三个人,都是天府之国的老乡。
那名上士提议说,走我请客,咱们三个去出去撸串,吃烧烤。
考虑的当时,连队也没有什么事,大家都放假了,我们三个就也没有请假,打车去了营城。
我们在中街,找了一家撸串儿的小烧烤店,要了各种肉串儿、心、肝、肺等等,又要了几瓶啤酒。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我们三个人,讲一些刚到部队,或者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趣事,说话的声音不自觉的就高了起来。
由于我们三个人说的都是家乡话,当地的人都听不太懂。加上我们吃饭,又不是单间儿,相互之间不隔音。
隔壁一桌的一个醉汉不愿意啦!气哼哼的,站起来,让我们声小点儿。
小点儿就声小点儿呗?考虑到我们都是部队的,三个人都穿着便装,我们就没有和他理论。
我们没有理会他们,但是放低了声音,一会儿,声音有稍大了一点儿。
谁知,隔壁那桌的客人看我们是外地人,以为是民工打工的,认为我们好欺负,竟然来到我们桌儿的旁边,指着鼻子骂起我们来。
我们三个当时也都喝了酒,怎么能让这个过儿呢?
然后我们就相互骂了仗,最后动起了手。
那个家伙也带了四五个酒友。他们好几个打我们三个,但仍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时其中一个人,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冲我们就攮过来,我们的战友没躲开,就中了一刀。
看到对方,动刀了,我们两人干部着急了。
我拿起板凳就给这个动刀的家伙的脑袋来了一下,当时就给他打晕了!
然后我们赶紧,将受伤的战友送医院救治。而对方也将被打晕的朋友送进了医院。
其实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打架。
但是,我们在中心医院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由于大家带的钱不够,就将军官证压在了医院,先抢救。
而对方,几个小痞子,看我们拿出了军官证儿,知道我们是部队的。就将电话打到了师专抓组。
师专抓组来了之后,这件事就从一普通的酒后打架,变成了军民纠纷。
因为这件事,我从副政治指导员,被降为排长,你所在排,原来那个排长,受到了记过处分,后来调到了别的单位。然后你来了,接他的排长位置。”
听他叙说完原委,杨文斌,觉得这事儿是有点儿冤:
“就因为我们是军人,穿着这身军装,就要受别人的欺负吗?军人也都是有血性的,也是普通人。挨骂也要还口,挨打也要还手。可是纪律为什么这么向我们自己下狠手呢?”
↑返回顶部↑